“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等。“十四五”时期,我国资本市场迈向全面注册制,在放宽市场准入门槛的同时,对信息披露、公司治理提出更严格要求,伴随着监管执法力度持续强化,A股市场整体质量有所提升。 本文系《数说“十四五”》第十篇,通过ESG信披、投资者关系管理、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呈现2021年以来A股公司管理能力的积极变化。 ESG报告披露率提升超17个百分点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不仅关乎企业稳健运营,更是驱动创新与市场适应能力的关键引擎。ESG不仅体现了公司治理方面的成效,还能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近期,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上海证券交易所制定《推动提升沪市上市公司ESG评级专项行动方案》,旨在推动沪市上市公司ESG评级水平再上新台阶。 从ESG信息披露维度来看,自2021年起,上市公司ESG信披透明度与质量持续改善。数据显示,2024年度上市公司ESG报告披露率达45.7%,创历史新高,较“十三五”期末的2020年度提升超17个百分点。其中,银行业ESG报告披露率连续多年保持100%;非银金融行业2024年度披露率为84.52%,较2020年度提升7个百分点以上。 央企上市公司在ESG披露上发挥引领作用。2022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推动更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专项报告,力争到2023年相关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这一政策成效显著,2022年至2024年,央企上市公司ESG报告披露率大幅提升,2024年达到95.1%,较2020 年度提升37个百分点。 在ESG评级表现上,截至2025年6月30日,A股公司获ESG评A级及以上的公司数量占比达 20.08%,较2020年末提升超10个百分点。其中,科大讯飞(002230)、顺丰控股(002352)等9家公司获评AAA级。央企上市公司评级优势明显,最新获评A级及以上的公司数量占比接近55%,较2020年末提升超35个百分点。 从国际视角看,MSCI发布的《2024年亚太区ESG评级领导者与上调报告》显示,758家中国公司的ESG评级中,2024年26%的公司评级获上调,评级为AA与AAA的企业占比达到8.9%,较2020年的1.4%大幅提升。 超四成公司建立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 投资者关系管理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投资者关系管理能够使公司的治理结构更加完善,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 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上市公司对投资者在互动平台提问的回复积极性、有效性均有显著提升。“十四五”时期,上市公司对于投资者提问的平均回复周期(回复日与提问日间隔)低于10天,较“十三五”时期缩短16天左右。以回复超50字作为有效回复标准,“十四五”时期,上市公司的平均有效回复率接近67%,较“十三五”时期提升10个百分点以上。 上市公司对于市值管理的重视程度显著增强。含“市值管理”关键词的提问中,“十四五”时期,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类有效回复率接近80%,较“十三五”时期提升19个百分点以上。2025年,市值管理类平均回复天数缩短至7天左右,有效回复率接近85%,创年度历史最高水平。 从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来看,以2016年为起点,截至2020年末,发布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的公司累计700家,占同期A股公司总数比重超过17.48%。截至2025年6月30日,发布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的公司累计2325家,占全市场A股公司总数比重超过四成,公司数量较2020年末增加超过200%。 业绩说明会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让投资者更加了解公司。从业绩说明会来看,“十四五”时期,召开业绩说明会的公司数量占比年均值高达82.26%,较“十三五”时期提升超过50个百分点。 此外,上市公司接待各类投资者调研的次数也大幅提升。“十四五”时期,获调研的公司数量占比年均值近89%,较“十三五”时期的占比翻倍。 上市公司质量呈现五大积极变化 2022年,中国证监会制定下发的《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上市公司结构更加优化,市场生态显著改善,监管体系成熟定型,上市公司整体质量迈上新的台阶。 在政策的引导下,“十四五”时期,上市公司质量呈现五大积极变化,涵盖信息披露考评、偿债能力、生产效率、流动性及市场结构等维度。 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来看,2023年度,沪市及深市上市公司获评A、B级公司数量占比合计为85.09%,较2020年度上升1个百分点,其中评A级的公司数量占比18%以上。 从偿债能力来看,按照年度数据统计,“十四五”时期,A股公司资产负债率(取中位数)呈曲线下降趋势,年平均值为39.95%,较“十三五”时期下降近1个百分点。其中,2025年一季度末,A股公司资产负债率中位数39.74%,较2020年末下降0.66个百分点。 从生产效率来看,2021年至2024年,A股公司人均创收持续超过200万元,其间整体均值超过210万元,较“十三五”时期的均值增加超20%。 从流动性来看,2021年至2024年,上市公司的存货流动资产比值中位数持续下降,2024年为17.79%,较2020年小幅下降;上市公司现金流净额中位数呈上升趋势,2024年为1.37亿元,较2020年中位数水平增加4.5%。 从市场结构来看,A股新上市公司中,科技型企业成主流。2024年,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均超过九成,目前全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市值占比已超过四成,先进制造、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涌现出一批龙头领军企业,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质效明显提升。 另外,2024年,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提质增效重回报”“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以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合计发布超过2600余份专项行动方案。2024年A股市场整体分红、回购规模均创新高,2025年“市值管理”类回购金额大幅提升。 |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Copyright; ©2015- 平安医院网 网站地图 邮箱:bgm1231@sina.com
本站部分信息资源来自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来函说明!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73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