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纵向深耕”与“全栈发展”并举科创类公司定增募资聚焦主业

2025-05-20 09:20:56| 来源:中国网| 阅读量:8618   |   

摘要: 中国证监会近日发布的《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强调募集资金应专款专用,用于主营业务,且超募资金不得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借款。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20...

中国证监会近日发布的《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强调募集资金应专款专用,用于主营业务,且超募资金不得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借款。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2025年A股新发布的定增预案发现,科创类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呈现聚焦主业的鲜明特征,且募资集中在“纵向深耕”与“全栈发展”两大使用方向。

但同时,仍有不少公司公告拟使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后续此类操作将大幅减少。新规限制超募“补流”、压缩理财期限,意味着“先圈钱再找项目”与短炒理财的套利空间被大幅挤压,对资金沉淀严重的公司形成倒逼,更多募资将投向实体项目或回购注销。

新规明确募集资金应聚焦主业

作为资本市场的“源头活水”,募集资金的规范使用直接关系到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与投资者信心。《监管规则》以“专款专用、聚焦主业”和“严控超募资金用途”为两大核心抓手,为A股市场的资金生态和上市公司行为划定了更为清晰和严格的红线。

同时,《监管规则》还明确了募集资金用途改变的情形,包括取消或者终止原募投项目而实施新项目或者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变更募投项目实施主体或实施方式等,在此基础上强调擅自改变募集资金用途适用的罚则。

此外,《监管规则》对资金账户实施更为严格的监管,强调进行临时补充流动资金也应通过专项账户实施,开展现金管理应通过募集资金专项账户或者公开披露的产品专用结算账户实施。

上述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监管规则》的发布,无疑为以后的上市公司募资行为设定更严格的“筛选器”和“导航仪”。任何计划募资的公司,都必须在新规的框架下审视其资金需求、投向规划及信息披露的完备性。预计未来,募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将更为审慎,与主业的契合度成为硬性指标,而那些试图通过模糊表述或投机性项目进行融资的案例,将面临更大的监管压力和市场阻力。

科技产业链定增案例频出

2025年以来,已有寒武纪、软通动力、移远通信、奥比中光、宏和科技、麦格米特、乐鑫科技、北信源等多家科技产业链企业披露了定增预案。

记者梳理发现,这批科创类上市公司的募资用途大多瞄准主业,且聚焦在“纵向深耕”与“全栈发展”两种使用方向。

具体来看,“纵向深耕”指部分公司的拟募投项目仅与其某项主业相关,呈现“向下深挖”的发展路径;“全栈发展”则指公司拟募投项目覆盖公司多种主业,是一种业务层面的“横向覆盖”。

例如,寒武纪的定增即较为明显地体现“纵向深耕”的特点,其募集的49.8亿元资金拟用于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面向大模型的软件平台项目等。

寒武纪定增预案显示,募投项目是基于公司智能芯片的硬件架构特点,拟研发面向大模型的软件平台,重点面向大模型技术开展相应的优化策略、软件算法以及软件工具的创新研究,构建面向大模型算法开发和应用部署的高效支撑与服务能力。

寒武纪表示,项目建成后,将充分发挥公司智能芯片的性能,增强公司智能芯片对大模型新技术发展趋势和新应用拓展的灵活适应能力,为广阔的人工智能产业构建开放易用的软件平台。

再如,宏和科技拟募资不超过9.95亿元,用于高性能玻纤纱产线建设项目、高性能特种玻璃纤维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等。

据悉,高性能特种玻璃纤维及高性能电子布是制造AI服务器和高频高速通信网络系统所需高性能覆铜板的理想材料,而宏和科技主营业务正是中高端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电子级玻璃纤维超细纱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与之有所区别的是,软通动力的定增则实现了对公司业务的“全栈覆盖”。

软通动力募投项目包括软通动力怀来智算中心建设项目、AI PC智能制造基地项目等。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要开展软件与数字技术服务、计算产品与智能电子以及数字能源与智算服务。

软通动力认为,公司已从软件与数字技术服务提供商转型为软硬一体全栈智能的产品和创新服务提供商。因此,本次发行将以人工智能服务器、全栈智能新型一站式算力服务、基础软硬件能力为底座,以智能终端包括信创PC、AI PC等为全栈智能服务和发展的载体,聚焦主业,推进公司业务融合发展,实现整体跃升。

电气自动化公司麦格米特的募投项目则包括全球研发中心扩展项目智能电源及电控研发测试中心建设、泰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麦格米特株洲基地扩展项目(三期)等。

公司表示,募投项目将进一步扩大网络电源产品、医疗健康设备、伺服驱动器等工程机械核心模块产品、智能焊接装备、智能卫浴、光储充等核心产品的产能规模,增强对下游客户的产业配套能力。同时,顺应在以AI服务器为代表的新兴应用场景中的技术、产品升级趋势,夯实企业核心技术护城河。

为何科创类公司密集定增发展主业?

事实上,2025年以来,在政策支持、技术拐点等多重因素的刺激下,高科技领域的终端需求增长几乎已成共识。

政策支持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而DeepSeek等技术拐点的出现,也对中国科技行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认为,当下,AI与硬件的结合是一个巨大的优势,自动驾驶、具身智能、智能硬件等相关细分领域在中国的发展拥有巨大潜力。

高成投资创始合伙人洪婧表示,中国拥有全球领先的数字经济、互联网基础设施、丰富应用场景,以及最完整的产业链、大规模制造能力、高效供应能力,再加上产业政策支持、基础设施超前投资、工程师红利等,将有望引领全球的创新浪潮。

超募资金“补流”或受影响

尽管不少科创类公司的定增符合新规要求聚焦主业,但市场上仍不乏公司拟使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2025年5月,智能控制器厂商瑞德智能公告,公司拟使用7000万元超募资金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此前,瑞德智能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实际募集资金7.27亿元,在满足安徽瑞德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瑞德智能总部基地技改项目、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等投资项目需求后,公司超额募集资金为2.34亿元。

博力威同样拟使用超募资金226.71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公司表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投资约4.71亿元募集资金用于轻型车用锂离子电池建设项目、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建设项目等,本次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将用于公司的生产经营。

北方长龙于2025年4月公告,拟使用2800万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北方长龙在披露“补流”公告的同日公告了募投项目“军民融合复合材料产业基地建设项目”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日期延期至2026年4月30日。

公开信息显示,北方长龙通过IPO募集资金净额为7.76亿元,其中超募资金为9414.20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有3.79亿元募集资金被用于上述项目。

此外,恒宇信通于2025年5月13日分别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和第三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同意使用超募资金1.2亿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2021年3月,恒宇信通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8.58亿元,其中约4亿元拟被用于投资新一代航电系统设备产业化建设项目、航空机载装备及配套仪器设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等,剩余超募资金为4.57亿元。

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监管趋严,后续此类操作将大幅减少,更多超募资金会投向实体项目或回购注销。以上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的超募资金“补流”计划会如何发展?记者将持续追踪。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f9e

Copyright;  ©2015-  平安医院网  网站地图  邮箱:bgm1231@sina.com

本站部分信息资源来自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来函说明!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73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