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地面公交应明确自身定位,助力群众便捷、安全出行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体系日益完善,出行方式更趋多元。尤其是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已经超过地面公交,成为不少城市客运系统的中坚力量。再加上私家车、网约车、电动单车和共享单车的分流,地面公交的客运量呈现一定下降趋势。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如何优化提升服务,成为摆在公交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道考题。 发展地面公交,不仅有助于降低污染、疏解拥堵,也为老年人、中小学生和部分通勤人员出行提供保障。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大对地面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力度,总体态势良好。只不过,与市民日益多样的出行需求之间,还有一段距离。 具体看,问题可能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比如,公交站点设置不合理,与地铁等其他交通站点的接驳率不高;线网分布不均,公交资源相对集中在城市核心区,线路重复,而外围新区公交线路覆盖不足。还有,受历史因素限制,部分公交线路存在大弯大绕、发车间隔长、准点率低、舒适度不高等问题。此外,人们出行习惯发生变化,更加追求个性化,时间也更具弹性,但传统公交车是按固定线路和时刻运行。 一项公共服务政策要更好落地见效,须以人民为中心,以民生需求为出发点。推进地面公交建设,就是要盯准市民出行习惯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提升服务质量。 对公交线网进行优化。各种交通方式之间互补融合以达到协同效益的最大化,是现代城市交通系统发展的趋势。地面公交要适应这种趋势,在线路规划、站点设置上,强化与轨道交通及其枢纽站点的衔接,提高接驳便捷度。 同时,针对中心城区重复、外围区域线网覆盖不足等问题,合理布局公交资源,加强商业区、学校、医院周边车辆配置及运营时间保障。 对个性化需求积极回应。在保持常规线路的基础上,推出定制化服务。可以“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载体为抓手,精准捕捉和收集市民出行时间、线路、目的地等信息,为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打下基础。在手机小程序上预约,就可以实现乘坐公交车像乘坐网约车一样方便,既节约了时间,又提升了舒适度,对市民的吸引力必然大大增强。 目前,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加速建设,不同类型的出行方式,都为满足群众需求发挥着各自作用。地面公交应明确自身定位,以群众的体验为标尺,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助力便捷、安全出行。 《 人民日报 》 |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Copyright; ©2015- 平安医院网 网站地图 邮箱:bgm1231@sina.com
本站部分信息资源来自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来函说明!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73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