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元素,它不仅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还参与维持多种生理功能,并能预防部分骨骼疾病。 不同人群每天需要补多少钙?哪些误区要避开? 钙补多了反而有害? 虽然钙质对维持骨骼健康至关重要,但过量补充反而会干扰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甚至对健康造成危害: 一、钙的代谢失衡: 过量补钙会使血液中的钙浓度异常升高。若此时缺乏维生素K2,身体将无法有效引导钙质精准沉积于骨骼,反而大量错误沉积在血管壁、关节等软组织中,加速血管硬化并干扰骨代谢。 二、影响其他矿物质吸收 钙离子在肠道内的吸收具有一定的竞争性,过量补钙会抑制铁、锌、镁等矿物质的吸收,导致这些矿物质缺乏,进而影响骨骼的健康。 三、增加结石风险 过量的钙需要经由肾脏排出,这会加重肾脏的过滤负担,并与尿液中的草酸等物质结合,显著提高肾结石的形成风险。对于有肾结石的人群,刘亮指出“可以补,但需科学配方,避免钙在血管壁或软组织沉积。” 四、破坏骨骼微观结构: 长期过量补钙可能改变骨骼的微观结构,使其变得脆弱,导致骨质疏松,增加骨折风险。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缺钙? 刘亮指出,除医院的专业检查,出现这些信号可能提示需要关注钙摄入: 经常肌肉抽筋,尤其是夜间腿部抽筋; 牙齿松动、牙质较差; 指甲易断裂、出现白斑; 儿童生长痛、出汗多; 老年人身高变矮、出现驼背; 长期乏力、精力不济。 需要补多少钙? 成人钙推荐摄入量:800mg/天。 骨质疏松人群钙推荐摄入量:1000~1200mg/天。 孕中晚期人群钙推荐摄入量:1000mg/天。 青少年钙推荐摄入量:1000~1300mg/天。 补钙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只有老年人要补钙? 错!刘亮指出,无论儿童、白领还是老人,都应在无症状阶段就关注骨骼健康。人体的骨量在30岁左右达到顶峰,越早注重补钙,老年时患骨质疏松的风险就越低。 误区二:钙片是唯一答案 错!刘亮强调,优先通过牛奶、豆制品、绿叶菜等均衡饮食补足;饮食缺口超过300毫克/日,才考虑钙剂。 误区三:钙片含量越高越好,价格越贵越有效 “成人每日800-1000毫克元素钙足够,上限不宜超过1500-2000毫克。”刘亮提醒,过量摄入钙、缺乏维生素D和K2,血管中的钙离子可能会长期沉积下来,长期可能会引发高钙血症、高钙尿症等健康风险。 对于2元和200元钙片的区别,刘亮表示:“只要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批、有国药准字,成分与疗效差异不大,可按正规品牌和自身需求选购。” 实用补钙指南: 一、饮食均衡: 多吃高钙食物:牛奶、奶酪、北豆腐、小白菜等; 补充维生素D:多吃海鱼 补充维生素k2:多吃绿叶蔬菜 少喝碳酸饮料。 二、多晒太阳、多运动: 运动是促进钙吸收和利用的有效方式。每天适当户外活动每周至少5天中等强度运动,累计150分钟,增强骨骼健康;老年人根据身体实际情况适当运动。 同时,晒太阳也是补钙的重要方式。钙的吸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维生素D,有80%都是在紫外线作用下在皮肤表皮合成的,因此室外有阳光时,千万别让身体错过补钙的机会。 三、定期检查: 建议老年人定期到医院做骨密度检查,早预防、早发现骨质疏松。
|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Copyright; ©2015- 平安医院网 网站地图 邮箱:bgm1231@sina.com
本站部分信息资源来自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来函说明!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73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