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推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专题研讨:聚焦辅助生殖科普与院内转诊机制创新

2024-07-22 19:25:30| 来源:人民网| 阅读量:19385   |   

摘要: 研讨会现场 7月19日,社会评价科技系列活动暨推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专题研讨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机构管理者、辅助生殖行业专家、人口...

研讨会现场

7月19日,社会评价科技系列活动暨推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专题研讨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机构管理者、辅助生殖行业专家、人口发展研究学者围绕“提高辅助生殖健康科普宣传的可及性”“建立不孕不育患者院内转诊机制的可行性”等话题展开交流研讨,共同为推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贡献智慧。

国务院参事室原特约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王程在发言中表示,构建生育友好环境,是顺应时代变迁、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希望通过本次活动集聚各方专家智慧,共同研究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生育支持措施。

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医疗服务管理处副处长杨蕊分享了北京市辅助生殖技术纳保经验。她指出,北京市辅助生殖医保政策起步时间较早、保障水平较高、政策溢出正效应较大。政策运行以来,参保人员就医负担减轻,医保基金总体可承受。从数据来看,政策实施一年来,北京市参保人员共有约4万人接受了辅助生殖服务,总费用3.9亿元。其中,医保基金支付约2.66亿元。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副研究员林夏介绍了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的相关工作。她表示,通过医院满意度数据分析发现,妇幼保健院的整体满意度高于综合医院,其中二级妇幼保健院的整体满意度尤为突出,这与人群年龄差异、人群健康状况差异、外部大环境变化、服务意识理念变化等因素有关。未来,在提升就医体验方面,仅仅关注医疗技术的进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患者的体验和需求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生殖医学科副主任洪燕分享了辅助生殖技术科普宣传的实践与经验。她谈到,医生可通过短视频平台触达更多人群和有需求的患者,引导疾病防治观念,给出专业、严谨的科学科普。新媒体时代下,医院宣传应当适应时代发展,可通过建立健全宣传制度、提升医院差异化特色宣传、布局多种宣传渠道等方式,加强宣传工作。

人民在线企业咨询部副主任、公立医院社会评价研究院综合研究部副主任么向凝分享了《社会评价视域下完善不孕不育诊疗服务体系》开题报告。报告提出,近年来,各地医疗机构持续改善医疗服务,通过完善双向转诊流程、成立专科联盟、开通“绿色通道”等方式,不断优化不孕不育诊疗流程。然而,随着不孕不育患病率提升,临床诊疗亟需创新解决方案,不孕不育跨科室诊疗及转诊工作有待进一步推动。此外,不孕不育患者在就医过程中,面临多重压力与就诊难题,应进一步优化不孕不育科普宣教,优化科普内容,创新科普形式,满足患者对生育知识的了解需求。

在研讨中,与会嘉宾围绕“提高辅助生殖科普宣传可及性,提升患者健康意识素养”“探讨建立不孕不育患者院内转诊机制的可行性,如何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的就医流程”等主题,进行了经验分享与对话。

深圳市罗湖人民医院生殖中心总负责人刘彦慧认为,科普宣传要既要重视广泛性,更要重视公信性。医院内部的科普宣教使相关专业科室联动起来,可能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在自媒体时代,为使科普宣教具有权威性和公信性,医院需要加强管理,形成相对统一规范的日常工作。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党委副书记周倩介绍,医院完善多学科诊疗模式,建立院内转诊流程,为有优生需求的遗传病患者提供绿色通道。同时,医院还通过优化流程,创建“幸孕”大使、“幸孕”开放日等活动,打造生育友好型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杨晓葵表示,跨学科的联合门诊是非常重要的,对此,北京妇产医院不仅增加了科室间业务方面的协同合作,还从管理制度和诊疗流程上,建立了互相沟通、合作联动的机制,提升患者满意度和就医体验。

据了解,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默克中国医药健康、医策智库作为公益支持单位。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f9e

Copyright;  ©2015-  平安医院网  网站地图  邮箱:bgm1231@sina.com

本站部分信息资源来自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来函说明!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7381号